当今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上)
乡村旅游,以休闲度假为宗旨,以乡村野外为空间,以野性游居为特色。注重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情怀的陶冶。
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极具优势。然而,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善:
1.景观规划不合理现阶段的农村地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乡村的建筑功能、标识都缺乏系统规划,资源无法合理配置,造成浪费。
2.基础设施不完善随着乡村旅游盛行,民宿文化也掀起一股热流,引起跟风。然而乡村的基础设施又跟不上游客量的暴增。因此会出现旅游体验感差,服务落后的现象,留不住游客。
3.特色不明显近年来乡村地区开始注重景观的营造,但大部分的景观却流于表面,严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乡村特色不明显,文化品位不高。
4.不注重生态保护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太过急于求成,对乡村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过大,甚至大于当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无疑是对乡村造成破坏。

图片来源:网络
乡村旅游规划,实际上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系统:预测—实施—偏差—纠正—再预测—再实施—再出现偏差—再纠正......是一个不断修正提高的过程。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8个阶段:准备、确立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监控反馈、调整策略。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尽可能是召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了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问题。实地考察,确定乡村旅游项目的主题、特色、规模等。
2.确定开发目标
进行考察之后,就要确定乡村及周围环境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需要如何开发,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的,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
3.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对乡村旅游资源、乡村基础设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评价,市场预测分析、成本效益估算、承载力分析等。确保项目可行,有理有据。
4.制定方案
方案的制定,应包括政策和操作规程两方面。政策主要是从经济、环境、投资、开发等方面。操作则从土地使用规则、设施建设规则、市场营销计划、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
5.方案评价与比较选择
采用本益分析、目标实现矩阵、专家会议等方法进行评价,选择最适合当地民风民情,最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又最大程度保护绿水青山的方案。
6.实施规划
实施规则,即实际开发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经营、调整。这是一个漫长的阶段,需要居民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7.监控与反馈
含三个方面:投入-产出统计、偏差评价、原因分析。监控反馈同时要注意村民态度的变化,确保村民的积极性。随时搜集游客意见,分析原因并改进。
8.调整策略
对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偏差的原因,调整目标实施方案,修改规划。

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极具优势。然而,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善:
1.景观规划不合理现阶段的农村地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乡村的建筑功能、标识都缺乏系统规划,资源无法合理配置,造成浪费。
2.基础设施不完善随着乡村旅游盛行,民宿文化也掀起一股热流,引起跟风。然而乡村的基础设施又跟不上游客量的暴增。因此会出现旅游体验感差,服务落后的现象,留不住游客。
3.特色不明显近年来乡村地区开始注重景观的营造,但大部分的景观却流于表面,严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乡村特色不明显,文化品位不高。
4.不注重生态保护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太过急于求成,对乡村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过大,甚至大于当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无疑是对乡村造成破坏。

图片来源:网络
乡村旅游规划,实际上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系统:预测—实施—偏差—纠正—再预测—再实施—再出现偏差—再纠正......是一个不断修正提高的过程。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8个阶段:准备、确立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监控反馈、调整策略。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尽可能是召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了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问题。实地考察,确定乡村旅游项目的主题、特色、规模等。
2.确定开发目标
进行考察之后,就要确定乡村及周围环境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需要如何开发,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的,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
3.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对乡村旅游资源、乡村基础设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评价,市场预测分析、成本效益估算、承载力分析等。确保项目可行,有理有据。
4.制定方案
方案的制定,应包括政策和操作规程两方面。政策主要是从经济、环境、投资、开发等方面。操作则从土地使用规则、设施建设规则、市场营销计划、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
5.方案评价与比较选择
采用本益分析、目标实现矩阵、专家会议等方法进行评价,选择最适合当地民风民情,最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又最大程度保护绿水青山的方案。
6.实施规划
实施规则,即实际开发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经营、调整。这是一个漫长的阶段,需要居民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7.监控与反馈
含三个方面:投入-产出统计、偏差评价、原因分析。监控反馈同时要注意村民态度的变化,确保村民的积极性。随时搜集游客意见,分析原因并改进。
8.调整策略
对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偏差的原因,调整目标实施方案,修改规划。

新闻动态
- 关注两会,聚焦三农,三农相关提案最多
- 市委副书记洪琳深入调研众智文旅策划规划的乡村振兴项目——南极乡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未来乡村四拆
- 关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好消息
-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 乡村振兴可申报的43项国家项目补贴
- 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 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6月1日起施行
- 关注两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申报工作
- 国家示范社发展指数(2020)发布入围300强合作社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
- 《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
- 乡村项目再迎重大利好,基本农田或可转为建设用地(部分基本农田)
- 农业农村部对2020乡村工作提出重大指示: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 日光全域旅游: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振兴之道
- 关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文旅行业注入信心
- 再提促进消费!文化旅游或迎来重大机遇